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最新科普文摘 > 出土鐵器的重要性與博物館的保存規畫
    
出土鐵器的重要性與博物館的保存規畫
經過封護處理的社口尾地點出土的鐵鏟(斧)
經過封護處理的社口尾地點出土的鐵鏟(斧)

文/李作婷.圖/李作婷、泰納沃克

鐵器的出現,是人類文明史上重要的一環。史前金屬器的出現與社會發展,一直是考古學家趨之若鶩的研究議題。最早的鐵器,出土在西元前3200年的埃及墓葬中,是由隕鐵敲打製成的小鐵珠,這只能算是一種石器。人類文明正式進入使用人工鐵的鐵器時代,最早大約在西元前1800年,出現在安那托利亞地區,約在西元前1200年才開始傳往西亞和東方。早期煉鐵以塊煉法為主,而溶融還原法最早出現在中國,約春秋晚期左右。臺灣的鐵器時代大約開始於西元前5世紀左右,常見的鐵器類型有針狀物、箭頭、矛頭、刀、鏟(斧)等。然而鐵器標本保存不易,除了需要蒐藏庫房有穩定的保存環境,今後要如何用在展示和推廣教育上,也是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鐵器、冶煉、塊煉法、溶融還原法、鑄鐵

(館訊第359期).....................................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