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最新科普文摘 > 種子傳播的細微構造
    
種子傳播的細微構造
大花咸豐草的果實先端具有兩支大叉,每支大叉有約10根倒刺。
大花咸豐草的果實先端具有兩支大叉,每支大叉有約10根倒刺。

文/陳志雄.圖/陳志雄、朱哲輝

果實和種子的傳播機制,決定了植物族群的擴散能力,靠彈力、風力、水力之外,還要靠一些特別構造依附在動物身上趴趴走,時常被植物黏上身的人,要了解到底靠的是什麼嗎?此篇介紹六種植物的傳播機制和細微構造,包括蒲公英的羽狀結構、咸豐草的倒刺魚叉、山螞蝗的魔鬼氈、琉璃草的錨狀體、竊衣的鉤中帶刺,以及菁芳草的腺毛,除了利用微距攝影來近身觀察,也可利用電子顯微鏡來觀察0.1mm以下的世界,讓人一目了然原來植物構造這麼犀利有用,也讓我們驚嘆適應及演化力量的強大。

關鍵詞:種子傳播、黏附植物、鉤刺、細微構造

(館訊第343期).....................................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