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考古與人類 > 考古 > 宜蘭縣淇武蘭遺址出土墓葬現象與考古遺物翻製修復記
    
宜蘭縣淇武蘭遺址出土墓葬現象與考古遺物翻製修復記


刷淋矽膠軟模

文/何傳坤、邱水金、林德牧圖/何傳坤、林德牧

淇武蘭遺址位於宜蘭縣礁溪鄉二龍村與玉田村鄰接處,即原淇武蘭與武暖河交會處。該址因宜蘭縣政府進行「礁溪鄉得子口溪第六期治理工程」而發現,經過台大人類學系考古隊近一年的搶救工作,初步估計該址原來面積約有2萬平方公尺,而發掘面積僅有十分之一。 發掘出土考古遺物中,數量最多的是早期的夾砂素面或方格紋紅陶及幾何印紋陶罐及甑,晚期出現硬陶及漢人墓葬陪葬的瓷器。石器組合以磨石及石錘為主。鐵器以鐵釘與小刀等器佔多數。另外常見的器物有煙斗、陶紡輪、珠飾及錢幣等。珠飾有陶質、瑪瑙、玻璃或琉璃等,多屬陪葬品。其中出土2件大型瑪瑙珠為台灣考古遺物中罕見的珍品。

(館訊第213期)........................................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