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考古與人類 > 考古 > 水下考古與臺灣陸橋動物群
    
水下考古與臺灣陸橋動物群

文.圖/何傳坤

 

在澎湖群島與臺灣本島之間有一北狹南寬的海槽,名之為「澎湖水道」。近20年來,漁民從中撈獲不少「澎湖海溝」哺乳動物化石。自1994至1996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合作利用館藏及私人收藏自澎湖海溝所撈獲的化石初步進行分類,該動物群可以鑑定的靈長類有晚期智人(Homo sapiens);食肉類有貉(Nectereules procyonoides)、棕熊(Ursus arctos)、最後鬣狗(Crocuta ultima)、虎(Panthera tigris);奇蹄類有馬(Equus sp.);偶蹄類有豬(Sus sp.),梅氏四不像(Elaphurus menziesianus),楊氏水牛(Cervus(P.)sp.);長鼻類有古菱齒象(Palaeoloxodon sp.)。其中尤以體型較大的古菱齒象、水牛頭骨和肢骨以及鹿類的頭骨及鹿角佔絕大多數。本文試圖經由對該動物群埋藏的敏感區水下考古學之研究,來探討更新世晚期臺灣陸橋人及動物的互動及古生物地理關係之重大意義。

 
水下考古學是一門最早發展於西方考古學的分支學科。西方考古學家從很早就對神秘的沉船文物發生濃厚的興趣,並一直......more
澎湖海溝位於臺灣島和澎湖列島之間,它是臺灣海峽中一段地形比較特殊的水域。據有關資料報導,此海峽水深一般為7......more
1987年福建省文物考古工作隊和東山縣文化館於1987年進行文物普查時,在東山縣民收藏品中發現了熊、劍齒象......more
臺南化石收藏家侯立仁教授收藏了大量的澎湖海溝化石標本。其中有兩件收藏多年帶有明顯「人工砍痕」的四不像鹿類化......more
根據臺閩兩地在臺灣海峽拖網捕魚作業的漁民所提供打撈化石的敏感區註一分別為: 1. 石獅市祥芝鎮漁......more
根據中國海域更新世晚期哺乳動物化石的古生物地理分布,北緯38°以北的渤海和北黃海海區,是「披毛犀、......more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