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考古與人類 > 考古 > 從惠來遺址群探討中部地區史前文化研究
    
從惠來遺址群探討中部地區史前文化研究


番仔園文化瓢形器

文╱何傳坤

臺灣的考古歷史源起於西元1896年,日本學者栗野之烝在臺北芝山岩發現遺址,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大約在1900年前後,日人鳥居龍藏及森丑之助首先進入中部山地做考古學及民族學的調查。從日本治理臺灣初期到民國30年左右,日本學者的工作大半集中在大甲溪中、上游的臺地及山地地區,而且研究的方法只限於調查及地表採集。自民國34年,日人金關丈夫及國分直一(1949)在沿著大肚山臺地西邊及北岸調查時發現了史前遺址並且進行試掘,收穫很多,其中尤其以在營埔遺址出土的黑陶遺物顯示出臺灣史前文化與大陸史前文化的關係密切。

民國53年,宋文薰及張光直兩位教授合作,在大肚溪旁的營埔遺址大規模地進行試掘。這次試掘工作最大的收穫是發現了印在陶片上的稻穀遺痕,因而證實稻米已經傳入臺灣。自營埔的發掘到民國61年推展的「臺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又稱濁大計畫)之前,中部的史前考古研究重心偏重在利用碳14測年法來確定中部地區史前文化的年代層序。

民國61年7月開始進行的濁大計畫,運用科際整合的方法來研究中部大肚、濁水兩大溪流的古時候以及現在的居民與自然環境相互依存共生的關係。結果,在大肚山臺地西側及大甲溪南側共發現16個遺址。另外,在烏溪河谷又發現了16個新的史前遺址,並對其中5個進行正式的發掘。學者們根據整個計畫所獲得的豐富文化遺物及由碳14測年法所得的資料對中部史前文化的年代次序做了一次徹底的討論及修正。本文就根據修正後的史前文化年代表及臺中市區內新發現的惠來遺址群,先簡單地將中部地區史前文化的時空分布及其文化內涵作介紹,再討論其文化史及自然史的重要性,以及成立博物館之急迫性。

關鍵詞:大坌坑文化、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番仔園文化

(館訊第275期)........................................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