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臺灣海參的保育
黑海參的斷裂生殖結果,讓族群主要都由未成熟的小個體組成,這也讓海洋生物學家很難去估算牠的出生、成長及死亡率。
黑海參的斷裂生殖結果,讓族群主要都由未成熟的小個體組成,這也讓海洋生物學家很難去估算牠的出生、成長及死亡率。

海參對於海岸的淨化,扮演著「海蚯蚓」的重要角色,在海洋生態系中有清道夫的功能。許多生物和海參有共生的關係,例如:梅花參和蛇目參的肛門中常有隱魚共生;許多棘輻肛參和黑乳參體表有白瓷螺共生;蕩皮參體表也偶有多毛類共生;黑乳參體表也會有蟹類共生。因此,海參身體內、外常成為許多生物的「棲息地」,海參的消失,也連帶讓許多共生生物一起消失。

臺灣海域常見的海參中,除了非洲異瓜參、棘輻肛參、黑海參、蕩皮參、黑刺星海參、棘手乳參、黃疣海參、醜海參、斑錨參和紫輪參等10種海參數量較多外,其他20種海參數量均相當有限。不論是教學或研究,都應該儘量避免採集這些稀有海參。

海參最大的敵人是人類,臺灣很少人會去採集海參為食,我們的食用海參,大多是由東南亞、中國、韓國及北美進口的。因此,臺灣海參被採捕食用的壓力不大。日益嚴重的海岸污染和棲息地的破壞是臺灣海參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海參運動緩慢,逃離污染源的能力很差,因此,只要環境及水質有太大的改變,海參就無法生存。

海參是雌雄異體,精子和卵子被釋放到海水中受精,受精卵在水中發育成幼蟲,漂浮約2週後,才下沉到海底,變態發育成為小海參。在海參的生活史中,幼生期是很容易死亡的,不好的水質最容易造成海參幼生集體死亡。因此,維護乾淨穩定的海水,是海參保育的首要條件。

海參是進行體外受精,生殖時,雌雄海參會聚集在一起,減少彼此的距離以增加成功受精的機會。因此,如果海參數量太少,生殖時,排放到海水中的精子濃度就不夠,成功的受精機會就會降低。對這些體外受精的動物而言,族群數量降低到某一程度,就幾乎可以宣告族群的滅亡。

臺灣海參所面臨的另一項問題是水族業的觀賞捕捉。許多海參具有鮮豔的體色,體型也相當大,因此常被飼養在水族箱中,被販售或觀賞以圖利。許多大型水族館的業者就常從臺灣沿海捕捉梅花參、蛇目參、糙刺參等大型稀有海參,對這些稀有海參造成嚴重的威脅。

臺灣的海參大多在春末及夏天生殖,此時天氣炎熱,到海邊戲水的人特別多,海參又會聚集在一起生殖,因此,更容易受到有意及無意的捕殺及干擾。唯有透過教育,才能讓民眾瞭解海參保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