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植物特輯 > 維管束植物 > 品味植物園‧感知臺灣寶
    
品味植物園‧感知臺灣寶


臺灣植物誌第二版獲得恩格勒銀質獎章

文.圖/邱少婷

臺灣原生植物,在亞洲,甚至全球,都是奇葩一族,回顧臺灣的植物資源探索或調查歷史,在在重現福爾摩沙豐富資源的珍貴性。蒐集臺灣豐富的原生植物,使其登上科博館植物園的舞臺,讓這一座寶島縮影的植物園敘說耐人尋味的植物故事,不僅讓人體認珍稀花草的特色及保育研究的意義,更能從中輕鬆學習一場跨越古今、精彩的自然史。自古以來人類文明之發展與植物有著密切關係,人們透過不斷地探索、嘗試、考證與經驗累積,才能逐步了解周遭植物的多樣性及用途,後人亦可感知當時先民的生活與周遭環境。臺灣的植物探索史與眾不同,歷經西洋人探勘時期(1854-1895)、日人全面探勘時期(1895-1945)、國人研究時期(1945迄今)等三大階段,建構臺灣植物資源之探索歷史的第一階段為自1854年開使,當時外國人第一次接觸到臺灣的野生植物,歷時近半世紀,採集地多集中在淡水、臺南、高雄、屏東及恆春一帶的海邊平地及少數低山地區,總共發現一千餘種植物,此數量約為臺灣原生植物的三分之一。西洋人第一次接觸臺灣就為之驚豔不已的蓪草與臺灣百合,曾吸引許多國際植物追星族造訪臺灣,包括:博物學者郇和(Robert Swinhoe史溫侯)、臺灣探險家奧漢(Richard Oldham)和亨利(Augustine Henry)等。以郇和為例,1869年將臺灣烏龍茶推銷到美國紐約市場,其在臺灣期間大量收集標本,發表許多新的物種名稱,對臺灣博物學貢獻極大;其他陸續發現的臺灣海棗、臺灣天仙果、金毛杜鵑、密毛魔芋、臺灣魔芋(亨利氏魔芋)、新種不知名山茶等,讓臺灣天然花園的名聲及山茶特色揚名世界。後續日人的探勘和國人的研究更將臺灣原生植物搬上國際舞臺,比如臺灣杉(Taiwania)、青楓、玉山杜鵑以及世界獨一無二的南湖大山柳葉菜等,四千多種維管束植物,由國人彙編成《臺灣植物誌》展現在世人面前,《臺灣植物誌》並獲頒象徵國際植物學界最高榮譽的「恩格勒銀質獎章」(Engler Silver Medal)。

關鍵詞:臺灣植物、自然史、臺灣植物誌、Flora of Taiwan、魔芋、山茶

(館訊第313)........................................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