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地質特輯 > 地形地貌 > 閱讀山脈—臺灣的山脈與地質
    
閱讀山脈—臺灣的山脈與地質


臺灣地體構造及剖面示意圖(以中臺灣為例)(修改自鄧屬予,2002)

文.圖/董國安、劉芷均、張韡浩

臺灣,年輕的島嶼,不到3.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含有超過260座海拔3,000公尺級的高山並組成5座山脈:東為海岸山脈、西有阿里山及玉山山脈、北有雪山山脈,以及縱貫全島的脊樑山脈。

山脈中包含不同的岩石,雪山山脈以沉積岩及低度變質岩為主;阿里山山脈以沉積岩為主;玉山山脈以低度變質岩為主;脊樑山脈以變質岩為主;海岸山脈以火成岩及沉積岩為主。  

要了解山脈的形成方式及順序,由臺灣島的形成可一探究竟。「弧陸碰撞說」說明臺灣島的形成。由洋-洋隱沒期(16~6Ma)、初期弧陸碰撞期I(6Ma)、初期弧陸碰撞期II(3Ma)、成熟弧陸碰撞期(2Ma)、島弧下陷/隱沒期(1Ma)。  

臺灣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積皆為山地,山不管在學術、生活上都有著極大的價值,了解山的形成過程,等於了解了臺灣的古往今來!認識臺灣,使居住在島上的人對這個島嶼產生更多的認同感,就讓我們一起閱讀這座海島!

關鍵字:臺灣、山脈、地質、弧陸碰撞、造山作用

(館訊第298期)........................................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