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地質特輯 > 地形地貌 > 由紅層地貌談火焰山與火炎山(二)—苗栗三義火炎山
    
由紅層地貌談火焰山與火炎山(二)—苗栗三義火炎山


火炎山地質災害全貌

文˙圖/莊文星

火炎山位於三義鄉和苑裡鎮的交界,南臨大安溪,長久以來,陡峭的礫石岩壁以及山顛紅壤赭土襯托著火炎山的礫岩惡地,看似一座座高低起伏如筍或如屏的赤色山峰,彷彿西遊記所描述,有著燃燒的火焰在閃爍躍動,因而被稱為火炎山。火炎山地形陡峭惡劣,不適合農林業的開發利用,倖而保留了相當豐富的臺灣原生植物馬尾松和金毛杜鵑等,是目前臺灣最完整的馬尾松原生林區。對海岸防風及惡地造林,極具研究價值,加上礫岩惡地與火焰般的特殊地形景觀而成立了火炎山自然保護區。

火炎山礫岩不穩定,豪雨時容易發生山崩、岩屑滑移與土石流,三義—苑裡火炎山段公路局工程單位本以整治火炎山為名辦理土石疏浚清理工程,然而不當的施工讓沖積扇坡面功能喪失。況且火炎山山麓砂石場林立,土石開挖採掘,應審慎考慮礫岩惡地與順向坡滑動的特殊地質問題,否則將導致火炎山惡地山崩、土石流急劇惡化,引發更大的地質災害,終而演變至無法收拾的地步。溪流過了火炎山於大安溪下游地區,遇到突起的鐵砧山輕輕擦身而過。在鐵砧山所見的頭嵙山層包括礫岩與砂、頁岩二大岩層。鐵砧山為一背斜構造,其軸部露出最老地層為頭嵙山層香山相砂頁岩,東翼露出的地層包括頭嵙山香山相砂岩與火炎山相礫岩;西翼僅有香山相頁岩,而火炎山相礫岩未見露出。鐵砧山紅土臺地堆積層為古河道出海口扇狀堆積物,因地?隆起抬升及河流下切作用而形成。為更新世中期,由紅土、礫石、砂、泥等組成。紅土呈紅棕色,厚數公尺,為炎熱乾燥時期的產物,含黏土礦物、氧化鐵和鋁土礦等。

由紅岩地層地貌基本要件考量,參考比較福建武夷山紅層地貌與新疆火焰山,其形成之時代皆為中生代侏羅紀、白堊紀和第三紀陸相沉積形成的紅色岩系的赤紅色砂、礫岩和泥岩組成。顯示第四紀更新世頭嵙山層瀕海相或淺海相沉積岩地層的火炎山,僅是看似火焰外觀之地貌,空有其表。況且紅土臺地堆積層看似紅岩地層碧血丹霞的赤壁,因岩石未經成岩作用,膠結的物質僅為泥砂膠結物,而非為碳酸鈣或矽質等較強化堅固的膠結物,因而呈現膠結鬆散的現象,亦未達丹霞地貌岩石通體泛現鮮艷的朱紅色之境界。就地質時代、沉積環境、地質構造、格局規模及岩石特性等多方面而言,實質上並無法與新疆吐魯番火焰山的紅層丹霞地貌相提並論,可說此火炎山非彼火焰山,真是小巫見大巫。

關鍵詞:火炎山、礫岩惡地、大安溪、鐵砧山、山崩、土石流、礫岩臺地、丹霞地貌

(館訊第277期)........................................詳全文


火炎山雨蝕溝石頭河向源侵蝕,山麓礫石構成之沖積扇逐漸形成大的聯合沖積扇。

豪大雨蝕溝向源侵蝕,陡峻山嶺崩塌,邊坡後退急劇,植生不易,形成尖銳光禿的赤紅色山嶺的特殊地形景觀。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