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地質特輯 > 地形地貌 > 數位典藏談臺灣北部地區火山知識、故事與省思
    
數位典藏談臺灣北部地區火山知識、故事與省思
大油坑外觀如炸彈坑窪地,為典型的爆裂火山口。
大油坑外觀如炸彈坑窪地,為典型的爆裂火山口。

文.圖/莊文星

臺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聚會與壓縮界線上。臺灣北部由於菲律賓海板塊向北移動而衝撞大陸板塊並俯衝到大陸板塊之下,因而產生島弧與海溝的構造。這俯衝隱沒與地震帶傾斜到深約150公里處,向上到達大屯火山群,所以大屯火山屬於琉球弧構造中火山弧西延部分。其他臺灣北部的基隆火山群、基隆嶼、龜山島、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等也屬於琉球火山弧所成火山帶的火山體。

經由超輕型載具空中攝影圖像顯示臺灣北部火山與熔岩地貌保持得相當完整。臺灣北部大陸邊緣隱沒帶火山區,岩性屬中酸性黏度較高的安山岩,其岩漿黏滯性較大,而氣體壓力不易紓解,易爆炸形成爆裂的火山口。且黏稠的岩漿不易流動,可堆疊成高聳的鐘狀或錐狀火山(磺嘴山、紗帽山、大尖後山、彭佳嶼等),或因火山熔岩經過大量噴發後,引起地下岩漿庫的匱空,在上覆岩石的重壓之下,崩坍陷落而成陷落破火山口(觀音山),以及爆裂的火山口(彭佳嶼)和其後續所衍生的後火山活動期之噴氣孔與硫氣孔(大磺嘴、大油坑、小油坑、八煙、死磺子坪、焿子坪等)。當地底下的岩漿噴出或冒出地表形成火山,其頂上常會形成一個凹陷的窪地或盆地,稱為火山口,如磺嘴山、面天山與大凹崁等。臺灣北部火山區的噴氣孔、硫氣孔,是東南亞包括中國大陸所少有的火山地質景觀,而其中龜山島可能是唯一的海底噴水蒸氣與硫氣和硫黃的地熱景觀區。

大屯火山區後火山期活動之噴氣現象尚十分興盛,高的地熱值似乎意謂著仍有殘餘潛存於地下的岩漿庫。但根據400年來的歷史文獻記載、採礦紀錄與近三十多年的觀察,無論就總體或各個火山而言,噴硫氣現象並無增強之趨勢。就連擁有硫黃噴氣錐或噴氣孔之焿子坪、大油坑、小油坑皆已氣勢減弱逐漸萎縮。根據活火山現象定義審查規範,大臺北地區地下的地殼,雖然可能有岩漿庫存在,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因岩漿向上移動而引發地表隆升變形的現象,且溫泉與氣體成分及地表溫度都尚稱穩定,表示岩漿庫相當深或沒有向上遷移的跡象。因此大屯火山群並不像日本、印尼、菲律賓與智利等地的活火山有立即噴發的威脅,可說除非臺灣及其鄰近區域內,大地構造起了重大的改變外,千百年內應無再爆發的虞慮。目前可認定為休眠火山,充其量頂多為潛在性活火山,絕非真正的活火山。

臺灣北部火山區擁有保存十分完整的火山地貌與後火山作用的噴硫氣噴水蒸氣、溫泉等,自然景觀美不勝收及獨特的火山生態環境聞名於世。早在1941年日本統治臺灣時,就已成立了大屯國家公園,當時規劃的範圍包括七星山、大屯山區及觀音山等地,此計畫惜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延宕。1985年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觀音山已被排除在外無法納入,殊為可惜。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國人過分注重風水,不當的開發、墳墓興建破壞了大自然的美好環境,無法回復原貌,達到國家公園最起碼的要求而作罷。然而,現今硫磺谷、紗帽谷與八煙等重要硫磺噴氣口火山地質景觀區,溫泉輸送水管雜亂無章、環境衛生不良,部分還淪為垃圾堆,應深切檢討避免重蹈覆轍。

關鍵詞:大屯火山群、觀音山、噴氣孔、休眠火山、活火山、火山體

(館訊第270期)........................................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