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地質特輯 > 地形地貌 > 臺灣泥火山小地形
    
臺灣泥火山小地形
烏山頂泥火山環形噴泥口中冒出泡泡破滅一瞬間之景象。
烏山頂泥火山環形噴泥口中冒出泡泡破滅一瞬間之景象。

文.圖/莊文星

泥火山的形成,是因為泥漿與沼氣瓦斯等氣體同時噴出地面後堆積而成為錐狀小丘,或水分多時呈一凹地水塘。丘的頂端常有凹穴,並間歇性的噴出氣體、水和泥漿,這些氣體常可以點燃,也有自行燃燒數日至數個月之久。泥火山出現的地方常有一些特徵:第一是有泥岩地層的分布;第二要有豐沛的地下水源,足以供應泥火山噴發泥漿;第三是有天然氣的外湧;第四是有斷層等提供通路,允許氣體與泥漿的噴出。在臺灣適合出現泥火山的地區,主要是臺南、高雄古亭坑層泥岩惡地及東部利吉泥岩的分布地區,尤其有著背斜構造及斷層存在且地下水豐沛的環境最為普遍。背斜構造的軸部及其鄰近區域岩層向上彎曲,其外形有如一個倒蓋的碗,若有不透水的泥質岩層覆蓋其上,就形成封閉構造,是聚集及儲存油氣的極佳環境。背斜構造的軸部,也是受到張力較大的地方,容易發生裂隙節理,當天然氣逐漸匯聚累積到一定程度的壓力後,混雜的泥漿和水氣就有可能沿著裂隙節理突破重圍衝出地面形成泥火山。較大規模泥火山的噴發須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醞釀、累積能量後才有可能爆發,因而是間歇性的,而有些較平靜溫和的泥火山,由於不時地釋放並紓解壓力,無法累積至大量,因此可能只是默默地進行能量釋放,並沒有爆發力。泥火山小地形取決於泥漿、水、氣、泥沙之含量,因泥漿的黏稠度不同,造成的泥火山外形也會有所不同。依泥火山的外形可區分為噴泥錐、噴泥盾、噴泥洞、噴泥盆和噴泥池等5大類型。

泥火山非真正的火山,其所噴出的是泥漿,而非高溫熾熱熔融的岩漿。泥漿可能來自地下數百公尺處,不若岩漿,來自地下數十公里或數百公里的深處。唯泥火山所形成的地形地貌,與火山有異曲同工之效。由對泥火山之觀察,也可瞭解火山之火山錐、寄生火山、火山口、繩狀構造等,因此,泥火山可作為火山之模擬與小地形的示範教材。

臺灣泥火山主要分布於臺灣西南部與東部泥岩地區。東部利吉層泥岩區中的泥火山以雷公火與羅山泥火山為代表。

分布在臺灣西南部之泥火山大約可以分成下列3群:

(1) 嘉義中崙一帶,泥漿來自中崙層,pH值在6左右,屬弱酸性,溫度約40度左右。

(2) 平原區泥火山,如屏東鯉魚山、高雄螺底山和橋頭滾水坪。鯉魚山大約以1年為週期的間歇性噴發,規模和威力都大。

(3) 古亭坑泥岩層泥火山,以烏山頂、大滾水、小滾水和養女湖為不同類型泥火山之代表。泥漿來自下部古亭坑層(相當於南化層),溫度低於常溫,約17℃,pH值為8,呈弱鹼性,為週期較短的間歇性噴發,但有時也有爆炸式噴發。

烏山頂地區出露的岩層除古亭坑泥岩層外,尚有礫石、砂岩和頁岩等。古亭坑泥岩為此區分布最廣的岩層,常發育成如月世界的惡地形。出露在本區之主要構造線為旗山斷層,沿此斷層線二側均有泥火山分布。

泥火山的生成條件為(1)地底下儲有高壓氣體;(2)岩層有裂隙可供氣體和地下水流動至地面;和(3)岩層中有膠結鬆散,經地下水介入,容易液化形成流體,而隨即容易被地下水帶動的泥質沉積物。在快速堆積的泥岩區,沈積物所含之水分沈積進行當時並無法排走。當固結作用時,沈積物間的孔隙逐漸縮小,其所含的水分將促使岩層呈現超高水壓狀態,斷層帶即成為這些超高壓水分溢流疏解的管道。斷層帶或破碎帶即成為泥火山發生的必要條件之一,斷層也許一方面是泥岩區唯一能夠提供地下水滲透補充的通路,同時另一方面也成為超壓岩層水分、瓦斯流通釋壓的途徑。但是,就算瞬間地下水之流通補強,也未必產生立即的反應,所以暴雨期後,也不會立即看到泥火山激烈的噴泥。超壓地層由噴泥而紓解壓力,當壓力不夠時即停止,等累積足夠量時再噴,而呈間歇性噴發溢流的泥火山。

關鍵詞:泥火山、烏山頂、大滾水、小滾水、萬丹、燕巢、雷公火、養女湖

(館訊第268期)........................................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