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地質特輯 > 地形地貌 > 由地質地理環境談澎湖石滬
    
由地質地理環境談澎湖石滬
吉貝嶼沙嘴、珊瑚裙礁、石滬裙是澎湖著名的景點,目前已被列為地質公園預定地。

文.圖/莊文星

築滬捕魚是人類靠智慧善用自然環境的一種捕魚的方法,它的歷史可能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石滬的捕魚原理和「箔」相似,澎湖廳誌曾引用《赤崁筆談》的說法解釋說:「滬者,於海坪潮漲所及處,周圍築石岸,高一、二尺,留缺為門,兩旁木柱,掛小網,截塞岸門。潮漲淹沒滬岸,魚蛤隨漲入滬;潮退水出滬門,魚蛤為網所阻」。可見清朝時期澎湖就有砌築在潮間帶淺水海域的石滬,雖然滬堤只是高度還不到70公分的一道弧形矮堤,但其外形可能和現在所看到的簡單型石滬相似。

 

澎湖石滬漁業的起源已無從查考,有可能是早期的先民得自於海蝕平臺上天然存在的火山口壺穴潮池等窪地內,就輕而易舉徒手可大量撈捕漁獲經驗的靈感後,就地取材而衍生出來的陷阱漁撈方法;也有可能是漢人移墾澎湖之後,累積了豐富的沿岸採集漁業經驗,而創造出來的地方性漁撈產業活動。因為澎湖居民自古多以半農半漁維生,可是本地不產竹子、木材,建造船隻所費不貲,只能在潮間帶從事一些撿拾漁撈活動來補充生計,而且澎湖潮間帶寛廣,才會發展出這種比較省錢省力又可能比較有收穫的沿海潮間帶的特殊漁業模式。

 

早年的石滬不但是澎湖潮間帶最大型、最重要的捕魚設施,也是風強浪大的秋冬時節,唯一比較可能有大量漁獲的一種漁業活動。然而當時的各項用具、材料和技術都還很原始,想要修建石滬並不容易,大概只能在比較靠近岸邊的淺水區填造一些結構簡單的弧形石堤來捕魚。澎湖石滬最早的記錄,可能是清康熙50年(1710年)的《臺灣府志》所記載的「澎湖雜稅,大滬二口,小滬二十口」,到現在至少已經有300年左右的歷史。

 

根據2009年的調查統計,澎湖全縣的石滬總數共有592口,吉貝嶼不但以92口滬(約佔15.9%)居全縣之冠,而且還有1/3左右仍在使用,其石滬漁業的發達,由此可見一斑。 

 

石滬為早年澎湖漁民在潮間帶,以石塊堆疊而成的捕魚陷阱,利用漲潮和退潮之潮差,誘使魚陷身滬中。澎湖現有約50......more
七美雙心石滬又稱為頂隙滬,因為石滬就位於頂隙漁港旁。石滬籌建主人顏恭先生打造這座石滬的時候,或許心中盤算的......more
澎湖石滬的類型,可分為下列3種:弧形石堤、單滬房滬及雙滬房滬。 弧形石堤:近半圓形或半橢圓形之石......more
澎湖本島烏崁、乳仔尖山、北寮與西嶼學仔尾等地寬廣的海蝕平臺有許多古低平之火山口殘留與其衍生所成的壺穴、潮池......more
澎湖北海地區的吉貝嶼為有人居住的最大島嶼,目斗嶼為最北之島,有守燈塔的人駐守,除險礁有一戶人家設籍外,其他......more
石滬大概只出現在澎湖特定的地區,臺灣西部沙岸、東部斷層海岸、河口、三角洲以及紅樹林海岸,均沒有具功能、有效......more

 

相關連結
參考文獻
  • 李明儒,200......more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