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阿里山的fo-gunu
有的盤古蟾蜍體色較花。
有的盤古蟾蜍體色較花。

文.圖/周文豪

阿里山上的fo-gunu(蟾蜍)對原住民來說是碰不得的,那是「雷公的青蛙」。推測鄒人把蟾蜍型塑成不可親近的動物,可能和蟾蜍的毒有關,為了不讓小孩去接觸牠們而生此說。

目前所知,台灣只有常見於山區的盤古蟾蜍Bufo bankorensis和平地的黑眶蟾蜍B. melanostictus兩種。盤古蟾蜍一般分布於台灣的丘陵地到海拔3000公尺的山區,是一種普遍易見的大型無尾兩生類。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一些樣本,瞭解台灣盤古蟾蜍的遺傳多樣性,並推論牠們的演化及分類學的問題,以供擬定保育政策之參考。

沙氏(Savage)於1973年發表的論文表示,蟾蜍科(Bufonidae)起源於地球早期的岡瓦那古陸,起源中心在「非洲—南美洲」板塊。一個熱帶類群在始新世由北美洲通過白令陸橋進入歐亞大陸,目前分佈在東洋界,台灣的黑眶蟾蜍為其中之一。到漸新世,另一個類群又通過白令陸橋進入歐亞大陸,適應溫帶氣候區,分布在古北界,盤古蟾蜍乃其中之一。

根據雲南昆明動物研究所劉萬兆博士的研究,沙氏的論點應有所修正。依DNA的證據來看,當第一次蟾蜍由北美洲進入亞洲時,分化為三群:綠蟾蜍種組、粗皮蟾蜍種組及黑眶蟾蜍種組。從各蟾蜍分布來看,第一次來歐亞的蟾蜍並非皆為適應熱帶地區的種類,也包含溫帶成分。沙氏所謂的第2次蟾蜍入侵歐亞大陸,包括溪蟾種組及大蟾蜍種組,其中包含了中華大蟾蜍及盤古蟾蜍。從少數台灣的盤古蟾蜍與中華大蟾蜍的樣本顯示,這兩種親緣相近,粒線體DNA的分化極微,是否為明確的兩種仍有些爭議。

台灣的盤古蟾蜍是Barbour於1908年所釐出來的台灣特有種,而琉球群島的宮古島是群島中唯一有中華大蟾蜍分布的島嶼,多數學者認為琉球群島的兩棲類乃經由台灣分布過去,唯獨中華大蟾蜍未產於台灣,推測是直接由中國分布過去,若能經過中國、台灣、琉球三地的中華大蟾蜍與盤古蟾蜍遺傳分化研究,便可進一步瞭解盤古蟾蜍的分類地位問題。

(館訊第214期) .....................................................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