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4絲狀藻干擾
淡水絲狀藻孳生現況。
淡水絲狀藻孳生現況。

在經過長期的栽培觀察,也大致有了管理的模式,就是在春、夏季的臺灣水韭營養生長旺盛期,供水必須充足,並得讓植株處於完全沉水的條件下以利增長;在這個時期,由於水體長期曝曬在日照下,水溫於早上10:00至午後3:00間經常高達30℃以上,因此,得經常澆灌以降低栽培箱槽的水溫;此外,淡水絲狀藻的產生也會干擾臺灣水韭的增長,因此,人工除藻的作業也是此時期的重要管理工作。夏末以後,臺灣水韭的營養生長會明顯遲滯,特別是入秋以後,老熟的蕨葉往往會大量脫落,更經常會在水面上看到多數的蕨葉漂浮,其實,這正是臺灣水韭大量釋出孢子的時間與情況;由於這段時間的光照強度已不若盛夏,絲狀藻的增生情形也明顯趨緩,除藻作業相對輕鬆許多。

臺灣水韭孢子囊的生成,約莫是每年的3月至11月間。要讓臺灣水韭順利地繁殖新的植株,就得掌握臺灣水韭帶著成熟孢子囊的蕨葉開始大量斷裂﹑漂浮在水面上的時機,臺中市約莫10月以後就會發生了。當水面上有著多數的蕨葉漂浮,可以先檢視這些蕨葉的基部是否多數都有孢子囊,確認後,便會進行斷水處理,直至原本的臺灣水韭的蕨葉露出水面1/2長度;此時,殘留水中的淡水絲狀藻體多數是覆蓋在底土的上方,同時也提供了臺灣水韭孢子著床的另一種介質。

爾後,逐一將原有的臺灣水韭移植新的栽培箱槽中,重新進行另一輪的繁殖作業。而種過臺灣水韭的土壤還會不時長出新的苗株。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