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3海底熱泉

目前科學家在海底發現最豐富的生態系幾乎都在海底熱泉的噴口(又稱海底煙囪,smoker)附近,像是在1977年間於加拉巴哥群島外海的海底煙囪附近,就發現了令人震驚的大型生物群,其中有長度超過三公尺的管蠕蟲(tube worm)、寬度超過30公分的蚌殼、大量的和貽貝,以及不停擺動的麵條蟲(spaghetti worm)(Bryson, 2005)。這麼豐富的生態系,竟然全靠巨量的嗜熱細菌利用化學合成作用,這個人類聞所未聞的養分製造機制,支撐起來的(Bryson, 2005)。這些細菌利用不斷從熱泉口湧出的硫化氫(對人類和很多生物來說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從中分離出硫原子,把硫原子與環境中的二氧化碳、氧和水結合,然後再把這個「初級產物」重新接到氧原子上,形成一種硫酸鹽,進而產生能量(Segre,2002)。接著細菌再利用這些化學反應釋放出來的能量,製造碳水化合物,供養食物鏈上的消費者。換句話說,這群細菌利用從硫化物轉變成硫酸鹽所產生的能量,取代日光能,來支撐深海熱泉附近的生命。

化學合成作用還有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不怕高溫。光合作用在溫度達到攝氏77度時,便會因溫度過高停止運作。但是在深海熱泉附近進行的化學合成作用,卻完全可以適應海底裂谷的溫度狀況(Segre,2002),不會因煙囪釋放出的溫度過高而停擺。有些住在煙囪附近的物種,其頭部和尾部所處的環境溫度,甚至可以相差攝氏五、六十度,不過藉著被動的熱虹吸作用,這些物種可以把比較涼的水和養分吸進包裹蟲體的管子裡,平衡身體的兩極的溫度,來適應如此特別的居住環境(Segre, 2002)。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