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1海底探索

服役四十多年後,「阿爾文號」仍是目前世界上海底探險的主力,每次潛航都有新發現,不斷揭開海底神秘的面紗,也讓世人見識到更多海底生物(Segre,2002)。探險次數越多、新發現越多,就越顯出人類對海底世界的無知。就像研究人員第一次駕著阿爾文號探測加拉巴哥群島附近的裂谷(板塊相互分離處的裂縫),當時他們以為這種極端的環境中不會有生物,所以沒有生物學家隨行,也沒有攜帶可以保存標本的液體,結果這次探測行動最讓人興奮的發現,卻是一堆暫時泡在伏特加酒瓶裡,以便帶回實驗室的「怪傢伙」(Segre,2002)。

法國和美國是最早開始深海探測的國家,接著英國和日本等國也紛紛跟進。累積了夠多的研究資料後,科學家將深海分成三個區域(Morelle,2008):1至3公里深處為半深海(Bathyal)、3至6公里深處為深淵(Abyss)、6至11公里深處為超深淵(Hadal)。原先人類以自身的經驗,揣測在水深300公尺以下的海底就不會有生物,因為光線穿不透更深的海水,植物不能行光合作用,除了極少數靠沉到海底的腐屍維生的生物以外,應該不可能有其他動物生存。但最新的海底探測結果,卻讓很多科學家都瞠目結舌,因為就連最深的超深淵都有豐富多樣的生物存在,而且行動還十分敏捷(Morelle,2008)。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