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動物特輯 > 無脊椎動物 > 家蠶的起源與絲路
    
家蠶的起源與絲路


白色繭與黃色繭

文.圖/顧世紅

家蠶是一種以桑葉為食物的昆蟲,又稱桑蠶,是古代人將棲息於桑樹叢林中的野蠶馴化而來。家蠶起源於中國,中國是全世界養蠶業的發源地。養蠶業就是將家蠶從孵化後開始飼養一直到結繭、抽取蠶絲為止的行業。研究顯示,中國的黃河流域可能是養蠶業的發源地,大約在7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發現及利用生長在桑樹上的野蠶,從野蠶到馴養為家蠶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歲月,學者推測,古代人可能剛開始只是吃繭裏面的蛹,就在集合很多的野蠶繭,準備取出蛹的時候,發現居然有纖維可以抽取出來!最後才發展為養蠶及繅絲(最原始的取絲法,就是用鍋子煮繭,再經鼓輪以手把繭絲拉出,捲成環狀)。

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關於桑、蠶、絲、綢的記事,表明在3000多年前養蠶業已在人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民國15年在山西省夏縣西陰村發掘到新石器時代的半個蠶繭,證明大約5000多年前,蠶就已和當時的人類有密切關係。

約3000多年前的中國,養蠶業已經非常的蓬勃發展,絲織品也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以絲織品作為商業交易,傳向西方諸域,經過了帕米爾高原、中亞、伊朗、古羅馬帝國等地。這個連接了中國與西亞以及歐洲各國的東西文化交流之道,我們稱之為「絲綢之路」,簡稱絲路。

絲路是古代中國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華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偉大創造力和高度文明的道路,也是古代中國得以與西方文明交匯融合、共同促進世界文明的合璧之路。19世紀,德國地質學家首次將這條運輸絲綢的交通要道稱之為「絲綢之路」。

關鍵詞:家蠶、絲路

(館訊第283期)........................................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