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氣象與天文 > 大家與學說 > 豐富的中國古天象記錄:太陽、彗星與流星篇
    
豐富的中國古天象記錄:太陽、彗星與流星篇
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太陽紋圖案。
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太陽紋圖案。

文╱陳輝樺

早在仰韶文化時期,人們就有太陽形象的刻畫。公元前140年左右的《淮南子》記載:「日中有踆鳥」;稍後的《漢書.五行志》記:「漢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四月,……日黑居仄,大如彈丸」,又記:「漢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對太陽黑子出現日期、時間、黑子的形狀、大小和位置都有詳述,是世界公認最早的黑子詳實紀錄。從漢代至明代的一千六百多年中,有關黑子的位置與大小、出現時間、形狀變化等記載,在二十四史中就多達一百多次。遠比歐洲黑子最早的記載且被誤認為是「水星凌日現象」的時間(公元807年8月),早了近一千年。歐洲直到伽利略用望遠鏡觀測,才確知太陽黑子的存在。

我國古時將彗星、流星、隕星合稱為「彗孛流隕」,也有蓬星、長星等稱呼。我國有世界上最早最豐富的彗星紀錄,殷末(公元前11世紀)武王伐紂時所見的彗星,記載在《淮南子‧兵略訓》:「武王伐紂,……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早在公元前2世紀,古人就開始對彗星進行分類。到了戰國時期,對於彗星的觀測已累積了豐富的經驗,這可從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中29幅彗星圖中看出古人對彗星觀測的仔細,它真實地反映了彗星結構,不但畫出不同形狀的彗尾,似乎也畫出了彗核結構,是相當科學的描述。在《晉書‧天文志》記:「史臣案,彗體無光,傅日而為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皆隨日光而指。」明確地指出:「彗星本身不發光,因受太陽照耀而發光,尾巴永遠背著太陽。」這些認知比歐洲早了約9個世紀。中國歷史上約有二千次的彗星紀錄,是近代研究彗星運動週期、軌道變化、冥王星外有沒有行星等重要問題的參考。以哈雷彗星為例,最早出現在《春秋》對於魯文公14年(公元前613年)的記載:「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比西歐公元66年的最早紀錄早了六百多年。從魯文公至今,週期為76年的哈雷彗星出現過32次,每次我國都有詳細完整的記載。

(館訊第147期)..........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