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植物特輯 > 外來物種 > 入侵種植物介紹(二)食用植物
    
入侵種植物介紹(二)食用植物
銀合歡超強的適應力,造就它襲捲全島低海拔地區,無出其右者。
銀合歡超強的適應力,造就它襲捲全島低海拔地區,無出其右者。

文.圖/嚴新富

在台灣市場上看得到的食用植物,有超過90%是外來種,其中少數植物在本地會自我繁殖,進而馴化甚至入侵到原生地的生態環境。除了人類吃的食物外,尚包括引進讓動物吃的植物,茲擇要介紹如下:

一、南美假櫻桃 [Muntingia calabura L.]

1936年從熱帶美洲引進台灣,早在1976年前在台灣南部當庭園果樹廣泛栽培,由於結果纍纍,風味極佳,是白頭鶲、綠繡眼等小鳥們最佳的食物,也藉此幫它傳播種子;近年來它在野外的勢力已經往北擴展到彰化地區。

二、銀合歡 [Leucaena latisiliqua (L.) Gillis]

銀合歡的引進有兩種說法,一為做牛的飼料,另一為木材製紙漿,在種植的同時,由於結實能力強,葉片具有抑制其他植物種子生長的作用,因此在野外擴展迅速,形成典型的入侵現象。

三、布袋蓮 [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clecht.]

1898年來自南美洲的布袋蓮,早已在1976年前在全島水池野生化,成為台灣養鴨人家重要飼料,現今已被進口飼料取代,使得布袋蓮失去原來的價值,近年來變成阻塞水道的殺手。

四、象草 [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

來自熱帶非洲的象草,曾經是牛飼料,搖身一變成為目前正流行生機飲食中牧草汁的原料。由於它的結實能力強、種子眾多、種子易隨風傳播、幾乎週年開花且莖段扦插很容易成活的特性,讓它成為超級的散播者。

(館訊第210期) ..................................................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