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演化 > 物種演化史 > 米粒新世界—稻米的馴化
    
米粒新世界—稻米的馴化
不同稻穀的形態。普通野生稻,具有長芒(上),稉稻(右下),秈稻(左下)。
不同稻穀的形態。普通野生稻,具有長芒(上),稉稻(右下),秈稻(左下)。

文.圖/黃俊霖

在許多考古遺址中已有碳化米的出土,利用碳14同位素可定出所在的年代,這些米提供了農業發展的年代、地區及當時栽培稻米少許的形態特徵。大約在一萬年前,不同的地理區馴化出不同的動、植物,奠定農業文明的基礎,這些馴化的動、植物會伴隨人類的遷徙、交易而傳播各地。

栽培稻(Oryza sativa)的祖先種為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是經過強烈的人擇過程,才轉變成現今稻的特性。稉稻(O. sativa ssp. Japonica)及秈稻(O. sativa ssp. Indica)為最主要的兩個亞種,不論在形態、生態及生理上有相當的變異存在,而這些稻米是在單一地區,或是從許多不同地區各自演化出來的?單一地區馴化的假設是認為秈稻先被馴化,在從中選育出稉稻;若是來自不同的野生稻基因庫,兩著應該有明顯的遺傳變異。但馴化史是經過長期的雜交、育種、傳播...等,可能會造成推論時的雜訊,這些假設持續被研究探討,但仍無明確結論。

除了考古的證據外,近年發展出利用已死亡的古代生物遺體和遺跡所得到的古DNA進行分析,為物種的起源及親源系統的重建提供相當重要的訊息。但碳化米的DNA證據,因為時代久遠且經過劇烈的氧化作用,所得到的DNA序列破碎成短片段,目前只有少數零星的研究報告,仍待更多研究比較驗證。

考古稻米化石直接證據稀少且不完整,親緣地理學及分子生物學提供另一個選擇,利用現生的物種所帶的DNA訊息回推祖先的歷史,來推測水稻的起源方向,在2006年Londo等人的研究報告,推論秈稻、稉稻應是由不同區域的野生稻馴化而來,秈稻由印度、中南半島,而稉稻則在中國南方馴化。

展讀作物馴化這部歷史,如同歷史學家對史實的詮釋,不同科學領域的解讀或有一致,亦有矛盾,兼容並蓄的整合,我們才有機會正確解讀這複雜歷史的樣貌。

(館訊第227期) .....................................................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