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略過巡覽連結科普學習資源 > 演化 > 基因密碼 > 飛與不飛-由DNA窺探平胸鳥類的演化
    
飛與不飛-由DNA窺探平胸鳥類的演化


不會飛的平胸類鴯?,其胸骨平坦無突起
(上)。會飛的巴旦鸚鵡鳥,其胸骨具有相
當大的突起(下)。

文/姚秋如.圖/姚秋如、黃姿菁

平胸類鳥類,包含鴕鳥(ostriches) 、鴯?(emus)、鶴鴕類(cassowaries)、美洲鴕鳥(rheas)、奇威鳥(kiwis)、恐鳥(moas, 滅絕)及象鳥(elephant birds, 滅絕)。平胸類具有平坦無突起的胸骨,不具飛行能力,長久以來被認為源自於一種不會飛行的共同祖先,只與另一類會飛的鳥類-鷸鴕目(Tinamiformes)互為姐妹群,共同構成鳥綱中的古顎總目(Paleognathae),因為這些鳥類都擁有較為原始的口蓋骨(palate),其口蓋骨型態比較像爬蟲類,與今顎總目的鳥類口蓋骨型態差異非常大。近年來,多位學者以大量DNA序列分析古顎總目的親緣關係,發現平胸類的起源並不是單一的!!鴕鳥是其他古顎鳥類的遠親,會飛的鷸鴕類則是鴯?、食火雞與其威鳥的近親類群。這樣的DNA親緣關係樹推翻了平胸類源自單一共祖演化的認知,也透露古顎總目的演化過程中,發生過不只一次的「飛行能力的喪失」。

關鍵詞:平胸類、DNA序列、親緣關係、古顎總目

(館訊第312)........................................詳全文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